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生活休閒 > 醫療保健> 岡山講堂健康講座 戴書郁暢談老化衰弱與肌少症

醫療保健

字級

岡山講堂健康講座 戴書郁暢談老化衰弱與肌少症

【人間社 羅秀春 高雄報導】 2025-04-20
佛光山岡山講堂健康講座,4月19日下午邀請高醫大附醫家庭醫學科戴書郁醫師主講「老化衰弱與肌少症」,透過專業分享「保持活力的關鍵」以及預防老年人肌肉流失的建議,為50位信眾帶來實用的保健智慧,注入生命的正能量。

講座內容讓大眾了解我們需要多少蛋白質,蛋白質含量和對肌肉減少症的影響、導致肌肉減少症的關鍵因素、識別肌肉減少症的步驟和注意事項、潛在危害是什麼。

戴書郁說,老化衰弱不是疾病,而是一種狀態,衰弱的原因起源於老化、缺乏運動、攝食量不足、外傷、疾病、藥物等因素的累積,造成慢性營養不良、骨骼及骨骼肌流失、肌少症,進而導致衰弱;在生理上的表現主要為體重下降、握力差、行走速度慢、自覺做事費力,以及身體活動度減少。

戴書郁進一步說明,國人飲食型態普遍未達均衡飲食,蔬菜水果吃太少;隨著年齡上升,脂肪攝取量逐漸減少,醣類攝取量則稍微增加,65歲以上國人飲食中,熱量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E、鈣質、鋅及膳食纖維仍低於建議攝取量。攝取量不足、或身體的需求量上升都會讓營養不良的風險增加,而肌少症為伴隨著老化所引起的肌肉量流失與肌力下降,老化、疾病、缺乏身體活動與營養不良,皆是肌少症的致病因素,營養不良者若沒有接受妥善治療,可能會引起併發症,造成惡性循環。

肌少症的患者常同時患有骨質疏鬆症或骨質缺乏症,在中老年族群中亦常與代謝症候群並存,兩者皆可視為老年病症候群之一環。戴書郁說,這類患者的跌倒、骨折與失能風險明顯更高,目前治療骨質疏鬆肌少症有多個面向,有些和先天的體質相關,有些則是和生活作息相關。因此在中年老的族群,若能改變其生活習慣,將有助於同時改善肌肉和骨頭的能力,增加阻抗運動訓練可刺激骨密度增加。

戴書郁建議,高齡長者適度及規律運動,可維持身體功能、活動能力、平衡感、避免跌倒發生、減少骨質疏鬆造成的脆弱性骨折、可增加獨立自主生活能力。運動可減緩肌肉流失及功能退化,有氧運動可改善心肺 功能,執行抗阻力性運動對高齡長者增強肌肉適能最有效。

衰弱是不同於疾病或失能,可能是疾病的一個前趨變化,若可及早偵測出有這類變化的老人,給予適當介入並修正或治療其危險因子,延緩後續疾病或失能狀況,能有效降低肌少症的風險,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,甚至可協助其回復至較健康狀態。

講座後提問踴躍,補充太多蛋白質會不會增加腎臟負擔、走路算運動嗎、小腿肌肉會痠是肌少症、咖啡或茶喝太多要補充很多鈣等提問,戴書郁都詳細的給予解答及建議,特別提醒注意鈣片不要過量,多喝開水以利代謝。
12345678910第1 / 37頁
追蹤我們